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专利布局与AI时代全球知识产权博弈研讨沙龙在沪成功举办

2025年3月25日,由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市先导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促进中心(集成电路)、上海市专利导航服务基地主办,上海恒锐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智慧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集成电路产业专利布局与AI时代的全球知识产权博弈研讨沙龙在协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超过70位集成电路企业知识产权负责人参加。

图片

图片

会上,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先生致欢迎辞,他谈到:“在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技术深度交融的当下,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集成电路作为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已成为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与重要发展方向,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促进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方面,协会高度关注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协会积极承担相关研究课题,深入剖析行业痛点,同时举办多场研讨会,广泛汇聚各方智慧。值得一提的是,协会于去年成功获批“上海市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运营促进中心” 与“上海市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两项资质。展望未来,协会将持续发力,致力于帮助集成电路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意识,促进高质量发展。”

图片

在主题演讲环节,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监管与预警处邱徐平老师为大家分享了《专利导航政策解析》。邱老师在演讲中分享了专利导航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企业研发决策、产品定位、技术跟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他通过多个成功案例,展示了专利导航如何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高创新效率,并详细介绍了上海和浦东在专利导航方面的政策支持。他同时提醒企业在专利导航实施过程中需注重“需求精准化”与“技术参与度”,避免“贪大求全”或“甩手掌柜”式管理。

图片

上海恒锐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执行主任黄海霞女士为大家分享了《中美欧人工智能(AI)领域专利制度对比直击AI专利保护痛点》。黄主任从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关系入手,介绍人工智能产业中中美欧的专利比重以及集成电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中美欧在AI专利申请相关制度方面的最新动态,并对三地的专利审查制度进行了深入比较。她利用正反结合的方式,以生动的例子展现出不同地区的专利制度在保护客体、创造性判断、说明书公开方面存在的差异。她强调企业在全球专利布局中需要充分了解并适应这些差异。

图片

上海恒锐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浩先生为大家分享了《芯片企业专利布局的"攻防战术"拆解》。吴浩总结合当前半导体产业资源整合加速发展的态势,分析了专利布局在并购中的战略价值和影响因素。他提出,专利布局的本质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资本话语权,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卡位、组合优化、风险管控、价值量化等策略,并进一步提出了“两方案一管理”的专利布局理念与实操指南。最后他强调“专利布局不是成本,而是最低风险的资本杠杆”。

图片

线上接入的前瑞典专利局审查员、现欧洲专利代理人/诉讼律师曹草女士为大家分享了《SEP专利谈判与诉讼的实战经验分享》。曹博士首先介绍了标准必要专利(SEP)的概念、核心价值以及集成电路企业与SEP的联系。她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在欧洲不同国家进行SEP专利诉讼的战场选择及其利弊,并特别提到了德国、英国、荷兰以及即将启动的统一专利法院(UPC)在SEP专利诉讼中的不同角色和影响。此外,曹博士还强调了高质量的专利侵权对照表在SEP专利谈判和诉讼中的重要性,防范反垄断风险。

图片

最后,智慧芽高级咨询专家王春娟女士为大家分享了《AI助力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管理提质增效》。王老师从集成电路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难点出发,阐述了AI时代专利工作的价值趋势,包括价值创造、管理提效和IP团队赋能研发创新等方面,提出了AI驱动专利管理的实践方案。她详细介绍了AI在专利申请、风险管理和研发情报赋能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和实际效果。通过集成AI查新能力、构建风险监控平台和动态专利情报平台等措施,企业可以显著提升知识产权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图片

本次研讨沙龙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集成电路产业的知识产权从业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业内对专利布局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入思考和探索。通过专家们的精彩分享和经验交流,参会者们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策略,将有助于他们在各自的企业中更好地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应对AI时代的全球知识产权挑战。

图片